芙蓉國評論 | 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調整是為了秉要執本——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“乙類乙管”措施系列評(上)
國家衛健委12月26日晚發布公告:將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”更名為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”;自明年1月8日起,解除對其感染采取的甲類傳染病預防、控制措施,不再納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》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。
與不再發布每日疫情信息一樣,這次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調整是為了秉要執本,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臨床救治等更關鍵環節。
(國家衛健委12月26日晚發布公告:將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”更名為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”。) 目前我國法定傳染病共有四十種,分為甲、乙、丙三類。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、霍亂,即惡名昭著的“黑死病”“虎力拉”;乙類傳染病除了新冠,還包括“大名鼎鼎”的非典、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等。從這份名單中不難看出,屬于“乙類乙管”的傳染病要么難以根除,要么在自然界中暫時“消失”,對于它們的防治科普、救治工作、醫學研究始終沒有停下。也就是說,“乙類乙管”絕不是被動放開、從此不管不顧。 當前,我國疫情防控進入到以“調整轉段”為特征的新階段,面臨新形勢、新任務,工作重心從“防感染”轉向“保健康、防重癥”。從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異情況來看,奧密克戎變異株雖然感染人數多,但是重癥率和死亡率明顯低于原始株和德爾塔變異株;從人群免疫水平來看,我國疫苗接種得到普及,疫苗接種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92%和90%以上……更重要的是,“乙類乙管”意味著關注點將進一步聚焦養老機構、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,注重保護患有基礎病的老人、孕產婦和兒童等重點人群?!耙家渚V,萬目皆張”,把醫療資源用在“刀刃上”,才能順利渡過流行期,確保平穩轉段和經濟社會秩序穩定。 (根據實時動態監測,國內沒有發現德爾塔變異株在流行,也沒有發現德爾塔變異株與奧密克戎變異株重組。從12月初至今,國內監測到9個流行的新冠病毒亞分支,都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。新華社發 王鵬 作) 本月初,世界衛生組織表示,奧密克戎毒株仍在全球廣泛傳播,目前還沒到宣布新冠大流行緊急階段結束的時候。這就需要我們繼續關注病毒變異監測、醫療資源使用情況監測,切實做好保障健康、降低重癥、減少死亡等工作,用工作的主動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。 12月27日,習近平總書記對愛國衛生運動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,要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。近三年來,通過對新冠肺炎“乙類甲管”的嚴格管理,我們有效地頂住了多次疫情沖擊,“熬”過了病毒最兇險的時刻,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如今新冠回歸“乙類乙管”,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重要性更加明顯。這既是對自己和親朋好友負責,也是對科學防疫大局的有力支持。
責編:楊雅婷
來源:湖南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