銻都這一年 (四) 擦亮“為民”底色 共享文明成果
?新冷水江12月20日訊(楊風曹丹)民生是幸福之基、和諧之本。2022年,市委市政府扎實推進民生服務工作,千方百計增強民生福祉,不斷提高群眾生活品質,讓城市更有溫度,讓幸福更有質感。
2022年,市殘聯扎實推進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。家住中連鄉楊家居委會5組的段水平,因肢體一級殘疾,只能長期在輪椅上生活。受困于門前的8個臺階,她已經20多年沒出過家門了。
中連鄉楊家居委會五組村民段水平說道:“以前的夢想就是想把這條路修好,我以后出門就方便一點,我已經整整27年、28年沒有出過門?!?/p>
2022年5月,市殘聯為段水平量身定制“一戶一方案”,將她家門前的臺階改成輪椅坡道,并在坡道兩邊安裝不銹鋼安全防護欄,在門口安裝不銹鋼門?,F在,段水平已經能一手推著輪椅一手扶著護欄緩緩從通道走下來,走出家門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。
中連鄉楊家居委會五組村民 段水平說道:“這條路修好以后,我要出去也好,回來也好,就很安全很放心,我孩子他們在外面也不用這么惦記著我?!?/p>
中連鄉殘聯理事長李三華說道:“我把段水平的事向市殘聯反映之后,市殘聯馬上調配資金,組織施工人員,迅速把段水平出行老大難的問題解決了,現在她出行也蠻滿意,我們也放心?!?/p>
為確保工作規范開展,市殘聯按“五部位改造法”對改造項目進行“量體裁衣”式設計,讓殘疾人實現了“行得通、出得去、能如廁、能做飯、洗上澡”的居家生活目標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2022年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省指標120戶。
市殘聯理事長吳朝暉說道:“下一步,我們殘聯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,整合優勢資源,為更多符合條件的殘疾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,讓全市殘疾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心關愛關懷,深切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?!?/p>
今年來,我市民生支出 23.07 億元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 78.06%;社會保障托底有力,實現新增城鎮就業 6313 人,失業人員再就業2700人,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 1100 人,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 5.5%以內;養老保險、工傷保險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 21.27 萬人、4.95萬人、2.88 萬人,殘疾人“兩項補貼”每人每月75 元。各項社保待遇的穩步提升,讓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持續增強。
記者崔玉豐說道:“好事順著民心辦,實事圍著發展干,對一座城市而言,只有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,發展才有強大而厚實的根基,梳理我市這一年來的發展脈絡,會清晰地看到一條加速上行的曲線,這條曲線就是改善民生的“幸福曲線”?!?/p>
群眾的幸福指數,是衡量一座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。曾經,那些處于城市“夾縫”地帶的老舊小區,不僅影響城市美觀,也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“城中刺”。位于紅日嶺山腳下的紅日社區老防疫站家屬區,是一處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職工小區。隨著時間流逝,職工們從意氣風發到白發蒼蒼,小區也和他們一起慢慢“變老”。這種變化,讓89歲的梁斌感觸頗深。
冷水江街道紅日社區居民 梁斌說道:“以前這個上面很亂,雜草叢生,有石頭塵土,一刮風就有很大的土飛揚起來,環境很污染?!?/p>
現在,家屬區新建綠化帶及公共娛樂設施,改造雨水、污水管網,改建停車位等工作已全部到位,小區基礎設施和環境品質得到全面提升。
冷水江街道紅日社區支書李華南說道:“這些東西改造以后,對我們居民的生活環境,我們社區城鄉環境的管理,以及對我們和諧社區的建設,有一個很大的幫助?!?/p>
聳立在資水岸邊的新人民醫院,是我市醫療事業高速發展的“見證者”。它的建成與使用,讓市民群眾治病就醫的便捷率直線上升,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。
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蘇俊說道:“一件件民生實事得到落實,比如新學校,新人民醫院,讓我們百姓學有優教、病有良醫、老有頤養、住有宜居、幸福感滿滿?!?/p>
今年以來,我市新建了紅日金月灣學校、潘橋中心幼兒園教學樓,優化提質資江小學、銀溪學校、楊橋學校,新增城區公辦學位 600 個,新增農村中小學教師周轉房 10 套。同時,大力開展捐資興教活動,實現了全市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。另一方面,我市建設保障租賃住房318 套,棚戶區改造 200 戶,完成4個老舊小區改造,惠及 2629戶居民。有序推進“無籍房”辦證,全年化解問題樓盤 20個,完成各類不動產登記 5076條。真正做到了住有宜居,人有所依。
記者崔玉豐說道:“如果說民生是一幅悠長的畫卷,那么什么才是最美的幸福底色? 特殊群體出行有保障,基層百姓病有所醫,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,城鄉教育均衡發展,一件件、一樁樁匯聚民心、關乎大局繪就了銻都人民的幸福底色?!?/p>
責編:扶雄芳
來源: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